3)第一百七十二章 等不了_重生之改天换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济,很多军事项目都停顿下來,甚至为了解决待遇问題,各部队都有自己的企业,军队经商已经蔚然成风,九年义务教育,那也仅仅是停留在法律条文和口号而已,沒有得到完全落实。

  当然,在一定程度上陈康杰是能理解的,毕竟经济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沒有资金,谈义务教育和军队现代化都是徒劳的笑话。

  “我给各位领袖再讲一个故事吧”,陈康杰不可能去直接辩驳首长的话,所以打算曲线救国。

  “我们可很久沒听故事了,今天听了你的笑话,就再听听你的故事吧,一定要讲得有意思哦”,老首长被陈康杰勾起了胃口,也打趣的说道。

  “老爷爷,我只能说尽力哦,这个故事叫《等不了》”,陈康杰笑着对老首长回应道,喝了一口水,这才继续说,“相传英国著名传教士李提摩太187o年來到我国,他对我们的社会发表过很多看法,其中有一条让人感慨颇多,1887年,李提摩太曾向李鸿章建议进行教育改革,为此,清朝每年要在教育上投入一百万两白银,李鸿章的答复是,我国政府承担不了这么大的一笔开销,李提摩太说:“那是‘种子钱’,必将带來百倍的收益,李鸿章问:“什么时候能见成效。”,李提摩太回答:“至少需要二十年才能看到实施现代教育所带來的好处,李鸿章说:“我们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

  张副部长以为故事说完了,想开口说话,被陈康杰手势制止了,“张叔叔,我的故事还沒说完呢”,陈康杰微笑着说道。

  “你继续”,张焕宇也丝毫不以为许自己的尴尬,让陈康杰接着讲。

  “雷同的场面在历史上可是不断的重演,1898年,近代改革家王照对康有为说:“我看只有尽力多立学堂,渐渐扩充,风气一天一天改变,才能实行一切新政”,康有为说:“列强瓜分就在眼前,你这条路如何來得及。”,在19o5年,严复和孙中山在伦敦会面,严复认为,我国的根本问題在于教育,革命非当务之急,他说“以我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既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于丁,为今之计,唯急从教育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乎。”,孙先生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故事暂且讲完了”,陈康杰叹了一口气,坐了下來,发现周围沒人说话,都在或看着他,或自己思考。

  “小杰,那你对此怎么看。”,老首长舒缓了一下神情,认真的对陈康杰问道。

  自己能说出这些,总不能说沒看法,所以陈康杰只能站起來,继续说道,“这三次对话实在意味深长,或许,我国近代的诸多悲剧就蕴藏于此,在我国的历史上,李鸿章是洋务派,康有为是维新派,孙先生是辛亥革命的领袖,他们的思想观念和对我国社会的影响也许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改造我国社会的那份急切却是相同的,从好的方面讲,这是几位政治人物对国家强大的急切期盼,主席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他们都希望祖国尽快富强,可从另一个方面看,是不是也可看出他们的‘不耐烦’和内心的焦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重要性谁都否认不了,可是,办教育见效太慢,一百多年前,就有人一再建议下大力气办好教育,可是,直到今天,我国的教育还是备受诟病,这怎能不让人欷歔不已”

  请收藏:https://m.bqg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