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七章 南汉小朝廷_大宋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里抄来的那几个田庄好像正缺人,别忘了,带到国税总局订个身契。”

  钱牛儿瞥了一眼那伙老老少少的乞丐,有些迟疑道:“爷,那一大半可都是老的老,少的少,干不得活计的,安置在田庄里也是白吃饭。”

  在这个年代里,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小孩是没有价值的,孩童相对要稍好些,八九岁就能干些杂活儿,日后还能长成壮劳力,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真的是狗都不如了,就连最黑心最不挑食的人贩子都不会对他们下手。

  赵德昭其实也有些犹豫,区区微未之善能有多大用处呢?自己名下田庄确实是多,即便安置几百上千人也都是小菜一碟,只是还能有本事能把整个开府封、乃至全天下的流民乞丐都安置了?

  但稍稍转念一想,立刻便是一巴掌拍在钱牛儿后脑,笑骂道:“老子叫你去你就赶紧去办!方才那个流民都能有一点仁心胆勇,愿意挺身出来救助孤老,老子还能连他都不如了?赶紧滚蛋!”

  话音刚落,便听到一个哄亮的声音说道:“贵人谬赞了,仁心胆勇这四个字,小人着实愧不敢当,方才只是一时义愤出手。”

  赵德昭抬眼看去,正是方才那位凭着一双空手力敌开封府众位公人的那位魁梧大汉,此人约摸二十八九岁年纪,身上衣袍破旧不堪,形容有些憔悴,一副典型的落难流民打扮,但是两眼闪闪发亮,颇有神采。

  他向着赵德昭深躬施礼:“小人谢过贵人援手之德。”

  赵德昭摆手示意不必多礼,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含笑说道:“听你的官话说得颇为别扭,带的口音似乎是岭南一带,谈吐也算得不俗,身手更是不错,该不会是南边来的哪一位落难王孙吧?”

  赵德昭说这话也就出于对此人来历的好奇,随口开个玩笑罢了,但没想到那魁梧大汉脸上竟然流露出了一抹苦涩之意。

  “贵人说笑了,落难王孙之称,小人自然是不敢当的,但小人出身岭南大族,做过地方牧守,也曾带过兵,跟大宋打过一仗……”

  赵德昭大吃一惊,黄二柱等三个护卫反应更快,立马闪身挡在他前面,刷的一下抽出佩刀,围住那位魁梧大汉以备不测。

  此人在岭南做过官,还带兵跟大宋打过仗,那便只能是从南汉小朝廷投奔而来的。

  如今的大宋,是北有北汉,南有南汉,两边都是姓刘,国号都叫作“汉”,但并非是一家。

  与北汉小朝廷是后周以及大宋的死敌不同,南汉小朝廷一直是中原王朝名义的藩属国。

  几十年以来,坐镇开封的中原朝廷是刘家的后汉也好,是郭家的后周也好,甚至是如今姓赵的大宋也罢,不管中原轮到谁当家,南汉小朝廷向来是纳头便拜,遣使称臣纳贡,然后关起门称王称帝。

  南汉小朝廷虽然身段低膝盖软,但不代表他们就是完全没有任何梦想的咸鱼,每逢中原改朝换代局势动荡,他们都要抽冷子往北打上一家伙,但因为战斗力太过拉垮,绝大多数时候是吃亏的,但偶尔也能占到些便宜,最远打到过荆襄南部;待到中原局势底定,他们便又开始玩弄磕头称臣、纳贡跪舔的那一套老把戏。

  因此,南汉小朝廷虽然在名义上是大宋的藩属,实则与敌国无异。

  面对眼前这位从敌国投来的胆勇之士,黄二柱等三个护卫自然顿生警戒之意。 

  请收藏:https://m.bqg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