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六章 有叔父没叔父_大宋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会很有限,这里是十世纪的大宋,搞亲戚裙带的那一套,本来就是半公开半合法的。

  而且真的就影响不好吗?那更是大大未必了!

  赵德昭真正考虑到的是,把几个舅兄拉到自己麾下,让他们得到不错的官身前程,可以起到一个“千金买马骨”的作用,同时也是给某些意存观望的中间势力做个示范,也好让他们尽快下定决心,赶紧买进自己这支表现优异的潜力股。

  只有看好并且愿意投靠自己的人多起来,才能践行伟人所说的那句政治的真谛:“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不让人见到好处,谁愿意跟你做自己人啊?

  反过来,要是自己热热闹闹折腾了这么久后,就连至亲的几个舅兄都还坚持留在赵光义一派的衙门里混饭,旁人必然会在心里盘算:就连亲如舅兄都不看好你这个郡王妹夫,那咱们这些外人还是别去烧这个冷灶了吧!

  就算其他人不好瞎猜,赵德昭至少敢肯定,皇帝老爹的拜把兄弟兼姻亲石守信,他一定会这么想,因为他自己跟王太傅一样,也是亲戚啊,这位素来在军中拥有重大影响的这位石叔父,正是赵德昭早就下决定心一定要收入囊中的人物。

  揣着这些心思回到郡王府后,赵德昭立马动手给留守在洛阳的石元亮写了一封亲笔信。

  信中先是告诉石元亮,自己已经为他求得正四员官身前程的喜讯,请他见信后即刻返到东京准备履新。

  然后,再在信未暗示石元亮,可以借此机会适当提携石守信的后辈亲眷与故旧,最后再提了一下要禁军颁赏的事情,让他向石守信请教一下如何办理。

  赵德昭相信,石元亮这号心思玲珑剔透的人物,一定能懂得自己的深意!

  他王子兴可以起到的作用,你石元亮有何不可?老子给你机会培植势力、结交人脉,大把官帽子任你发送,你要是到头来还是不能帮老子把你叔父拉上贼船,那老子就得转过来收拾你了!

  赵德昭满意放下了笔,吹干了信筏,装入厚实的桑皮纸中,用火漆封好,叫来钱牛儿:“马上安排人,把这封信送到洛阳。告诉信使,最迟后天必须与石元亮一起回到东京!”

  “啊?”钱牛儿挠了挠脑袋,嘟囔了一句:“后天也太急了吧,怕是得让石老爷跑死。”

  赵德昭摆手道:“跑死也得跑,最迟大后天,爷就必须到禁军颁赏,他得帮着爷算账发钱,这事儿只能是他来!”

  作为向来被倚重的心腹之人,钱牛儿听着有点不服气了,嘀咕道:“爷,奴婢在宫里守过料库的,也是会算账的,加减乘除都来得,不信您试奴婢一试,保准绝不会错!”

  赵德昭似笑非笑,点头道:“好,那你小子听着:六十万贯赏钱,二十万禁军将士,每人发多少?要是这道题算清楚了,爷就只用你,不用石元亮了!”

  “每人三贯!”钱牛儿脱口而出,觉得这也太简单了。

  赵德昭一脚踹在钱牛儿的腿上,笑骂道:“从普通士兵到各阶军官全都三贯?就连指挥使也是三贯钱打发?这样发赏是施恩呢还是惹气呢?我大宋要是这样发赏,早他妈一百年都完蛋了!这里头的门道,只有做过军官的才懂!”

  钱牛儿还是有点不服气:“石老爷只做过石府的管事,打理过产业会算账是真,也没当过军官啊,他就能懂了?”

  赵德昭没好气地又踹了他一脚:“他有个带了几十年兵的节度使叔父,只要他去拿这些请教叔父,他叔父能瞒着不教他?你以为老子费了那么大功夫招揽石家人是为了什么?还不就是为了应付军中的门道!你钱牛儿有叔父没有?!”

  钱牛儿连挨了两脚,虽说挨得不重,但是心里委屈,他憋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说了句:“爷,奴婢没叔父,您可是有叔父!”瞬间就看见赵德昭脸色一黑,赶在挨第三脚前,揣着那封信函一溜烟跑了。 

  请收藏:https://m.bqg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