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八章 金匮之盟_大宋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谓内库,即是皇帝的私人小金库,它跟户部掌管的朝廷国库完全不是一个性质。

  倘若皇帝想要动用国库搞私人享用工程,比如修宫殿、造园子什么的,就必须先得跟大臣们打上好一通嘴皮官司,而且很可能还会被顶回来,因此远远不如内库的钱花起来方便。

  但内库的盘子就那么大,赵匡胤自掏腰包拿出一大笔钱给儿子盖新房,那他自己在皇宫里的开销用度就得削减不少。

  赵德昭心里忽然想起了自己前世的身为普通教师的老爹,当初那也是掏光养老钱给自己凑上了新房首付。

  看来古往今来做老爹的,在对自己儿子的心意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不管是普普通通的教师老爹,还是至尊至贵的皇帝老爹。

  眼睛,忽然就有些湿润,鼻头微微发酸。

  赵德昭转身拭了一下眼角,恳切地推辞道:

  “北汉傀儡朝廷还在苟延残喘,燕云也还没有收复,契丹狗年年破我边关,杀我边民,掳我百姓……朝廷需要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儿子眼下的府邸已经够住了,不敢再领受如此厚赐。”

  “你念念不忘太原和燕云,不忘契丹之患,那自然是极好的,难得你有此心……”

  赵匡胤脸上露出嘉许之色,随即起身大步走出御书房。

  赵德昭赶紧跟随在后。

  赵匡胤背负双手站在院中,仰头遥望着北方天际,呆呆出神。

  赵德昭凝视着父亲的侧脸,注意到他的神情渐变坚毅,显露出作为一个开基之君的英雄豪气。

  “我朝大患,首在北方!”

  “不克太原,不复燕云,一味苟安中原,我赵大岂不成了石敬唐之流?”

  石敬唐,即是向契丹出卖“燕云十六州”的祸首,华夏史上排在前三的著名大汉奸。

  赵德昭在心里默默补上:“还得加上北边的契丹,还有西南的大理和越南,都特么的不是善茬儿;西北方向上就更是得加紧,盘踞在那旮沓的党项李氏再过些年就要开基建国了……大宋开国就先天不足,我们老赵家需要干的活儿太多啦!”

  赵匡胤说得兴起,越发豪迈,手指苍天,大声道:“天若假年,再给我二十年时间蓄养国力,教训士卒,我一定可以亲统大军,扫平北方!”

  “老爹啊,只可惜您恐怕连两年时间都没有了。”

  赵德昭在心中暗叹,嘴上笑嘻嘻地拍了一句马屁:“爹爹英雄豪迈,所向无敌,迟早能荡平四海,恢复汉唐旧疆!”

  “恢复汉唐旧疆?嘿嘿,好战必亡,唐代极力扩边,最后弄出了藩镇之祸,殷鉴不远,大宋可不能重蹈覆辙。”

  赵匡胤摇了摇头,神情有些复杂。

  赵德昭觉得,老爹似乎对于恢复汉唐旧疆兴趣有限,这可能是出于当前客观条件的考虑,不能说就是错了。

  但赵匡胤显然没把话说死,他顿了一顿,缓缓说道:

  请收藏:https://m.bqg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