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七章 背主_大宋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潘美知道陈禹所言必然不尽不实,抡起马鞭狠狠抽了陈禹一记,打得他脸上皮开肉绽,厉声喝道:“你竟然敢欺瞒于我,说实话!”

  陈禹不过是一个靠着自阉上位的奸佞之徒,身上哪里能有半分硬骨?他捂着脸上的鞭痕尖声惨叫,这才哆嗦着说出了实情。

  他的讲述颇为隐晦,大多事情并没有说得很明白,还有一些重要关节是略过不提。

  但潘美听完后还是大致咂摸出来,在这些日子里,南汉小朝廷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原来,自打宋军连破严关与安雄关后,南汉小朝廷天险已失,刘鋠一时间给吓破了胆,确实是动了投降的心思,大宋向来有厚待各地藩属君王的习惯,比如吴越钱氏、南唐李煜如今都还在东京过得不错,虽说无权无势,但人身安全还是有保障的,妥妥的一个富家翁。

  刘鋠曾经就此召集臣下商议过,但因为他心中还有所顾虑,而群臣中也有一些反对声音,所以迟迟没有付诸行动。

  然而没过几天,宋军先后斩杀了被俘的严关守将刘德义,以及主动投降的安雄关守将杜风治蹊跷身死的消息传到番禺后,刘鋠的态度立马来了一个大翻转,尤其刘德义身为刘氏宗室,在被俘后居然没能得到任何厚待优容,反而被即刻斩首,刘鋠不能不兔死狐悲,担心自己投降后落不到一个好下场,投降归顺大宋的心思一下子就熄了大半。

  刘鋠不愿意投降归顺,但下面的公卿权贵当中有的是人愿意。南汉小朝廷武备不振,兵力孱弱,此前之所以能够在岭南一隅之地立国五十余年,仅仅是因为中原一直纷乱不止,暂时无暇他顾罢了。眼下大宋不止抚定了中原,更是先后扫平了四川孟氏、吴越、南唐以及荆襄马氏等地方割据,还在苟延残喘的也就只有一个南汉刘氏。

  以岭南一隅对抗中原大国,任何稍微有些脑筋的人都知道是必败无疑,刘鋠改变态度不愿归降是因为害怕,而为数极少的支持他的大臣则是出于“食君之䘵,忠君之事”的气节。

  然而不幸的是,能够在乌烟瘴气的南汉朝廷中保有气节这种奢侈玩意的大臣,显然只占极少数。更多人心心念念只想赶紧投靠新主子,抢先抱住大宋的粗腿,只有这样才能保全自己的身家与地位。

  接下来事情的走向便是顺理成章了,既然刘鋠与极少数迂腐的大臣不进棺材不落泪,他们这些聪明人当然不介意,拿他们的君王与那些不识时务之辈卖得一个好价钱。

  于是,他们这些聪明人便很快私下勾连起来,众人一番密议后便推举陈禹携带十余随从以及贵重礼物,悄悄潜出了番禺城,主动寻找宋军请降。

  “……将军明鉴,我等是真心诚意归顺大宋,乞请将军接纳!”陈禹说完经过后,便跪伏在地上向

  请收藏:https://m.bqg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