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4章 鱼跃龙门入汴梁_宣和轶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自解释经学,百家争鸣,在思想市场展开竞争。

  所以大宋的科举不像明清,言必孔孟,论必程朱,考生可以自由解经、传注、质疑古说、阐发新见,“借他题目说自家道理”,甚至不乏“全不顾经文,务自立说,心粗胆大,敢为新奇诡异之论”者。这方面胆子最大的就是本次的权知贡举苏轼苏学士了。

  北宋嘉佑二年进士科省试的论题是“刑赏忠厚之至论”,典出《尚书》孔安国注文:“刑疑付轻,赏疑从众,忠厚之至。”换成现在的说法,这题目就是“论疑罪从轻”。当年苏轼的应试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深获主考官欧阳修的赞赏。在这篇文章中,苏轼还杜撰了一个典故:“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连欧阳修都不知出自何典。这要是放到明清时期,恐怕有欺君之罪。

  本次科举的题目也是非常大胆,苏轼出的策问题目是:“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何也?”

  赵佶看到这个题目不禁哑然失笑,好个苏东坡,举朝之士,恐怕没有没有几个比他还大胆的了。首先这个题目本就是一个出过的题目,苏轼当年任开封府试官时就出的这题,是讽刺王安石独断专行,结果不出意外,苏轼当即被王安石贬谪处理,而今苏轼再次出这个题目,恐怕台谏不会放过他的。

  话说大苏学士跟台谏的关系确实是一塌糊涂,本来苏辙一直在台谏,按理说他和台谏的关系应该不错的,但是由于他性格太过于洒脱,不拘小节,在一向以谨慎、保守着称的大宋官场自然是不受待见,也算是所谓的文章憎命达吧!但是苏轼当年出这个题目是因为王安石拜相后排挤他人。

  苏轼认为当时王安石与宋神宗正推行新法,王氏“既得政,每赞上以独断,上专信任之”,出现专制的苗头。苏轼拟此题目,自然是想引导考生对君相“独断”时局的注意与思考。如今自己虽然偏向新法,但是一向是新旧掺杂并用,而且台谏一向是保守派的主阵地,苏轼这个时候提此事,怕是意在提醒自己不要向神宗任用王安石一样搞得天下骚然。

  幸好自己比较崇拜苏轼,否则就凭他这番阴阳怪气,又给他安排一个海南休假疗养套餐也不是不可能,这张嘴确实是让人又爱又恨。赵佶将这皇城司收集来的信息放到一边,开始批阅劄子,结果第一份劄子就让赵佶很无奈,吕颐浩上疏赵佶,认为:开边极远,其势难守,虽穷力竭财,无以善后。

  自己去年虽然和西夏打了一仗,但是毕竟胜了,而且西贼占据河套,宋军就缺乏马匹来源,没有马匹,如何与女真人争锋,这吕颐浩本来准备大用的,结果这般不识大体,赵佶当即在劄子上批道:此事卿不当与闻!送去政事堂交给宰执们,然后翻阅三司送来的档案了。

  喜欢宣和轶事请大家收藏:宣和轶事书海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请收藏:https://m.bqg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