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一章 厚礼_穿越到大梁国从落水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个箱笼说是‘长者赐,不可辞’,又说什么大部分都是她的旧物,连看都不让她看的就塞进马车了。

  说话间,周半夏打开箱笼。

  一箱的书,一箱的木匣子。

  这一箱的书,倒是大致能跟三夫人所言的“都是她的旧物”扯得上。

  高老夫人出阁前是武勋圈子里的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只是老了将风雅书籍束之高阁,书房里多了讲因果轮回的佛经。

  如今这一箱书里面就有碑帖、诗经、棋经、琴谱,还有画谱。数量不多,却是小半夏曾经翻阅过学习的“旧物”。

  除此以外,是一套本朝律法书籍,倒是少了一套四书五经,却多了一套四书五经的讲义,还有科举范文。

  显然,高老夫人知道她之前抄了一套四书五经就两个弟弟就懒得再她给准备一套,索性给讲义和范文。

  “重复了。”周半夏翻了翻讲义,取出其中两本。

  顾文轩接过一看:确实是重复了,和张大壮找人上高家族学学子手上抄录的某些心得注释内容一模一样。

  应该是高老夫人心知小姑娘有想大江小河谁的上高家族学,却碍于规矩不能破例,所以准备了这套讲义。

  看来在信上还提一句出府回村前还让张大壮找人抄书了。

  至于绣活就不用提了,老夫人身边有大丫鬟专门负责女红。

  以小姑娘不争不抢,事事不掺和的性子,即便被老夫人得知瞒了一手双面绣的绝活,也无伤大雅。

  老夫人只会以为小姑娘重规矩,又胆小,不敢出挑,怕惹对方妒忌引起是非,有负她教导,让外人笑话。

  这就是人设的重要性。

  看这个箱笼里面的书籍就可知,在老夫人的心里,小姑娘有多单纯,之前出府回村别说书了,除府里明面上的放归恩赏,连私下赏她的银子都换成银票让她藏好了。

  还有,昨天回礼送来的时候,为何不带上这个两箱笼?用三夫人的来说,昨儿的就带回去交给你婆婆。

  言外之意,可不就是今天这两箱不是回礼,是嫁妆了,可别傻乎乎的都交给你婆婆了!

  “哈哈哈……”顾文轩不由笑出声,再看周半夏开始翻起另一个箱笼的木匣子,他索性开始研磨。

  这次就没有礼单了。

  其中八个木匣子是高老夫人、嫡出的大夫人和四夫人,以及庶出的二、三、五、六夫人给的头面。

  老夫人的木匣子是一对朱红妆匣。

  眼熟的很。

  除了胭脂水粉,银豆子银花生银瓜子,“早生贵子”四样的金锞子,小抽屉里面还有一套累丝镶嵌珠石的金头面首饰,一套榴开百子镶珠的银头面首饰。

  大夫人的也是“早生贵子”四样的金锞子,一套同样石榴花样,但不同款镶珠的银头面首饰,还有一对白玉富贵花开的玉牌。

  四夫人的则是一对约有六两重的小巧金如意,“如意吉

  请收藏:https://m.bqg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