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八章 名存实亡的军屯制_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您的意思是?”

  “我大明自开国以来,便有军屯制度。”

  老朱看着孙传庭,淡淡的开口说道:“有军屯制度在,大明就算是情况再差,士卒也不可能没有粮饷。”

  “可现在,军屯名存实亡,是时候该清理一下这些蠹虫了。”

  孙传庭听到这话,下意识的深吸了口气,让自己尽量冷静下来。

  所谓军屯制是太祖朱元璋定下的制度,本着愚兵于农的设想,他将天下的户口分为农户和军户,军户世代当兵,平时耕作,战时参战。

  洪武年间,划分了四百多个卫所,每个卫所五千六百人,分布在全国各地。

  朝廷分配了大量的土地给各卫的士兵,让他们实行屯田制,并划分了耕作比例。

  比如说在边关,一个卫所的士兵,只要有三成士兵负责守备,剩下的七成则去种地,若是有战事,剩下的那七成也会加入战斗。

  而这些士兵,耕种出来的粮食,则会全部供给给士兵。

  说实话,这个制度曾让老朱得意了很久,在洪武时期,他还曾放过豪言,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这句话没有丝毫吹牛的意思,因为当时老朱确实拥有为数一百八十万的军队。

  但老朱怎么也没想到,他这么完美的制度,居然被后世败坏成这个样子。

  其实他的制度倒是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人的私欲。

  随着土地兼并严重,那些权贵侵吞了百姓的田产之后,觉得不满足,可又没得侵吞了,于是便会把目光转向军屯的土地。

  各种达官显贵,军官将领,乃至于领兵宦官,纷纷开始朝着军屯的田地下手,导致绝大多数的军屯都被私人占有了。

  而最为过分的是,军屯被私人占有之后,那些负责屯田的军户,在没地种的情况下,如果不想饿死,就得去给那些侵吞田地的人去当佃户,被迫为他们耕种。

  但问题是,这些侵吞军屯的人,极少有慈善之心的,因此在他们手下耕种的军户,大部分都养活不了家庭,只得纷纷开始逃亡。

  对于他们的逃亡,那些将领军官不但不严加管理,反而是乐的其成。

  毕竟军户都是有名额的,都是记录在册的,他们要是跑了,更方便他们吃逃亡士卒的空额了。

  如此一来,各地卫所缺额的士卒越来越严重,所谓的军屯制,也早就被废了。

  老朱一开始在得知这事的时候,气的肝都疼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自诩为完美的军屯制,居然沦落成了这个样子。

  不但没有为军户带来福利,反而是成为了军户的负担。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打算就是想让孙传庭重整军屯制,让士卒重回洪武盛状。

  只是此时不能操之过急,能侵吞军屯的,哪个没有几分势力,若是直接逼反了他们,倒是有些得不偿失。

  刚好现在陕西几经战乱,又连年大灾,正是实行军屯制的最好时机,所以老朱打算让孙传庭先把潼关的军屯整顿一般,然后再慢慢覆盖到整个陕西。

  “陛下,军屯之事,牵连甚广。”

  孙传庭看着老朱,想要知道老朱这次整顿军屯的决心,因此略带试探的开口问道:“若是擅动这些人,恐怕会在朝中引来非议啊。”

  “就算是牵扯天王老子,你也不必给他们面子。”

  老朱猛地拍了一下桌子,语气中带着一丝暴怒,开口说道:“咱倒想看看,这次究竟会有谁跳出来。”

  请收藏:https://m.bqg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