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68章 明军撤退_南明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卫城头一夜的士卒,大多抱着兵器,背靠着墙歇息。

  东方渐白,将士们陆续起身,活动着筋骨,等待着伙头兵送来山东大饼。

  城头上,几名士卒靠着墙,啃着饼子,小声嘀咕着,“直娘贼的,城外的龟孙不去打鞑子,围着我们干什么?害老子天天啃饼子,有钱都没地方使!”

  旁边的老卒啐了一口唾沫,“他们就那德行,鞑子打不过,就会欺负咱们。我听上面人说了,魏王要先打鞑子,回头就收拾他们。你看着吧,到时候有他哭的。”

  正说着话,城下忽然一队斥候奔驰着归来。

  明军主力北上后,剩下的明军无法包围徐州,远离城池扎营,监视徐州的一举一动,刘黑子同样派出斥候,监视着城外的明军,每日都有斥候出城刺探。

  “明军撤了!明军撤了!”斥候奔驰中扬起黄尘,老远便欢呼大喊。

  城上的守军听见声音,纷纷站起身来,遂即一阵骚动,无数人影涌到城墙边。

  刘黑子按着习惯,清早巡视城头一遍,才走到台阶处,正要上城,忽然听见呼喊,不禁与袁宗第对视了一眼,眼中都露出喜色。

  “那个谁,你过来!”城门嘎吱打开,斥候正要飞奔向帅府,他刚奔入门洞进入街道,便听身后有人大喊。

  斥候回头一看,是刘大帅站在台阶处,于是连忙勒紧马缰,翻身下马,小跑着过来,抱拳道:“卑职参见大帅,袁将军!”

  刘黑子急声问道:“你刚才说什么?”

  “大帅,城外明军撤了。卑职奉命出城探查,看见明军大营已空,停在河中的船只也不见了。卑职见此,急忙继续向南走了十多里,看见许多明军漫野撤退,正欲靠近观察,被对方游骑发现,卑职便赶了回来。”斥候兴奋道。

  刘黑子的黑脸上露出了喜色,一旁的袁宗第,也露出惊喜的笑容,欣喜道:“看来北面已经见分晓了!”

  此次混战,围绕的核心就是争夺山东和北直隶,现在明军南撤,袁宗第很容易就做出了判断。

  刘黑子摸着他鄂下的胡须,神情复杂道:“这么说来,俺高兄弟是不是要做皇帝呢?”

  袁宗第忙道:“大帅,以后可不敢和大王称兄道弟了。”

  刘黑子道:“老袁,你懂得的多,有经验,回头教教俺。”

  此时,城头的士卒已经弄清是怎么回事,一阵震天的欢呼声,随之响起。

  刘黑子与袁宗第走上城头,远眺城外,遂即大声喝令,“斥候继续探查,务必确认明军撤走。各营将士准备,等完全弄清楚之后,听本帅军令行事!”

  刘黑子用计夺取徐州,他行事还是十分谨慎,城门打开,快马立时奔出。

  ······

  泰山位于山东,在五岳之中泰山并不是最挺拔高耸的,也不是最巍峨险峻的,可是却成为了历代帝王封禅祭拜之处。

  说道封禅,就想到了泰山,而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一扫六合的秦始皇,以及在他之后,几位具有丰功伟绩的帝王在此封禅。

  此时,泰山脚下,军帐蔓延,十余万魏军扎下营盘,高义欢来到泰山脚下,准备封禅。

  一般而言,封建社会对于泰山封禅有着三个苛刻的条件:一是、封禅帝王要真正开创了大一统;二是、在位期间要做到国泰民安,要有杰出的贡献;第三、要有祥瑞的出现。

  如果没达到条件,必然会被人谩骂,像宋真宗就被骂得不轻,丢了大脸,不过高大王脸皮厚,到并不怕个别不开眼的龟孙找他麻烦。

  (感谢大家的支持,大家给我新书投投票吧)

  请收藏:https://m.bqg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