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4章 整顿东宫_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标听的很认真。

  他一直是个有原则,有韧性,接受批评,善于学习的人。

  也正是因为他身上的这么多闪光点。

  如今放眼望去的满朝文武,开国勋贵才都是铁杆太子党。

  但朱标不会因此固步不前。

  他很清楚。

  如今的大明正面临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开国的勋贵都在慢慢老去,他父皇也在有意让更多的“年轻人”进入朝堂,接替权柄。

  不仅是为了权力的制衡。

  也是在为他培养以后接班的班底。

  而如今年轻一辈的杰出代表,就是他身边的这位小舅子。

  智慧卓绝,品行端正,仪表堂堂,深不可测。

  就是放眼整个朝堂,朱标也想不出有谁能够压他一头的。

  所以,向常升学习。

  无疑就成了他增长智慧最快的方式。

  还能练习如何驱策臣子。

  “可能讲的更细些?”

  “这些都是我的一点心得,若一时无法领悟,那便之后碰上再说吧。”

  常升也没法再细讲。

  套用一句后世的话,那大概就是懂的都懂。

  “施政从来都是一门灵活变通与妥协的学问。”

  “就拿精简奏书来说,我不赞同如陛下般订立奏书格式,限制奏报字数达成目的,不仅是过犹不及,容易被奸贼钻了窟窿。”

  “同时也得考虑到,后世之君并不一定都如叔伯与姐夫般喜欢精简的,如果哪一任新君觉得精简的奏书有碍仰瞻,又一任新君中意浪漫词藻。”

  “若将奏书的定制一改再改。”

  “岂不是将朝廷威仪四个字丢在地上,任人踩踏?”

  “同理。”

  “奏书的排名也是如此。”

  “如果那一天百官对奏书排名的热情消退,又该如何调整呢?”

  朱标思虑片刻,提议到:“将那些奏书编撰,发往国子监,”

  常升有些惊讶于朱标的反应速度。

  夸赞道:“这的确是个好办法。”

  “每年派人从去年的甲等奏书中再选优,编纂一集,除了分发给国子监,还可对外“限量”售卖。”

  “就算是他们自己掏钱,他们也绝对会将这本奏书集采买一空。”

  “但如若是我,我会将那些甲等的奏书收拢,每月一次,堂而皇之的放进给太孙讲学用的案牍室中。”

  “或者干脆让太孙每月去往案牍司一学。”

  “毕竟是读书人。”

  “谁不想自己的奏书能被太孙一览,甚至收藏呢?”

  两人一路交流着,很快就来到了东宫。

  作为象征整个王朝传承的重地,东宫负责太子教育,德行的培养。

  老朱给这设立的相当完备的官职体系,选拔了许多德高望重的老师,又严格筛选了不少年轻俊才与太子一同陪读,虽然不参与国朝的执政,但是但凡有什么重大会议,东宫不少人又都有机会参加、旁听。

  为太子实际储备了一大批有能力,有品行,日后可以亲信,倚重的年轻臣

  请收藏:https://m.bqg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