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章 大明的顶配二代_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看那边。”

  康铎带着常升行走在大明开国文臣武将和勋贵二代中,指向一群少年郎。

  常升一眼就瞧向了其中最鹤立鸡群的一个。

  他的面容还显得有些稚嫩,但面如冠玉,英姿非凡。

  却已有一个成年青壮的身高,尤其是那强健的体魄,简直形同一只小牛犊。

  “那是魏国公徐达之子——徐允恭(后避讳朱允炆的名字,才改名徐辉祖。)”

  “今虚岁十五,自幼修习家传武艺,兵法,深习乃父之风,有才气。”

  “马战,骑射都是好手,拳脚兵器也不差。”

  “相传十二岁时就已能开二石弓。”

  “据说魏国公已经有意安排他进入左军督卫府历练,但徐允恭听闻陛下开沙场校阅,便决心参加,为自己搏个前程。”

  “作为今日的黑马,老弟不可小觑。”

  常升轻轻点头。

  他的一身气力和武艺传自项羽和李存孝,眼力自然不能差了。

  可换做旁人若是敢轻视于他,这个堪堪够上参加校阅的小公爷,只怕就能叫旁人知晓什么叫做莫欺少年穷。

  最关键的是。

  这小子今年还不满十五。

  他若是有意拔个头筹,即便今年失利,以他的天赋,往后五年只怕都没人再压的住他。

  康铎又指向了一位年岁与常升相仿的青年。

  他举止雍容,眉目疏秀,颇有文气,若不是穿着武夫的衣服,只怕真容易被人当成书生。

  “这是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

  “虽不精于武艺,但在军略方面很有造诣,深得陛下看中。”

  常升的脸上浮现了一抹莫名的笑意。

  “这位不用介绍了,我有耳闻。”

  这谁不认识啊。

  堂堂的建文名将,靖难之役最佳奥斯卡影帝,大明战神李景隆。

  老朱一生看错的人和事不少。

  但值得拿出来列举的,文臣之中当属杨宪,武将之中首推的就是李景隆了。

  这人投军,属实是入错行了。

  就他这满点的社交能力,妥妥该进鸿胪寺啊。

  正史朱允炆继位削藩打朱棣时,他能领五十万大军攻北平,几乎将举国的大半兵力都托付给他。

  就这样的一手天牌,让他打镇守北平的朱高炽。

  他硬生生能演成功败垂成。

  拖到朱棣借兵回援,然后兵败。

  还给朱棣留下大把的辎重。

  回来还让朱允炆觉着,自己是不是给他的制肘太多才导致兵败。

  此后还继续领兵。

  前后丧军了数十万,一众臣子都上书要杀他。

  朱允炆却一概不听,直至朱棣攻到应天府,还派李景隆去找朱棣求和。

  李景隆反手打开城门,迎朱棣大军入城。

  朱棣即皇帝位后,以李景隆有“默相事机之功”,授其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一千石。

  当时,朝廷每议大事,李景隆都位于班列之首。

  你

  请收藏:https://m.bqg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