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7章 下川村_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眨了眨眼,看向管家。

  见管家点头,这才开口到:“村里的地不多,又不能填了耕地给他们建房,除了木匠外,许多匠人便被小的在山旁清出了一片山坳建房住下。”

  “少爷让他们建窑,也安排在一起了。”

  常升点了点头,又瞥了富态的里长一眼道:“带路。”

  里长连忙抬手引路。

  走过一条新修的土道,走了有几里地,越过一处正面被山林遮挡的山坡,一道被两座山呈乂型包围的平整洼地便出现在眼前。

  这里新建了不少的木屋。

  中间的道路上已经铺上些劣质的砖块。

  不少人正在专门腾出的空地下,炮制着制作水塔用的木材。

  一处山脚下还挖了一个大土窑。

  走近二里的范围,还能听见些铁匠打铁的声音。

  不出意外的话。

  这就是他日后一处集生产和研发的后勤基地了。

  正巧这山坳里环境隐蔽,地势平坦空旷,要是能把未来几个重要工坊全部装进来,倒也省了不少守卫的压力。

  “这地方,选的不错。”

  “唉唉。”

  里长刚想谦虚两句,一想到常升没问自己的话,只好哼哼两句。

  让后又被管家一脚踹在了屁股上。

  “少爷夸你,你就哼哼两句,没规矩?”

  老管家这一脚老当益壮,踹的趴在地上的里长捂着屁股,眼泪都快出来了,委屈巴巴的看了管家一眼,真不知道怎样才算守规矩了。

  只是配上他那一张富态且颇具喜感的胖脸,不知怎么就是让人同情不起来,只是想笑。

  常升抬了抬手,示意管家退下。

  “只要不溜须拍马,你正经答话便是。”

  “当初的下川十里黄土,得府上看中,才让你们村子连带土地举村投献进常府庄子,如今修了河道,修养了几年,庄里的农户过的可好?”

  一提到这。

  里长顿时激动的站了起来,冲常升拱手道:“老夫人当年给了村里一个机会,一村的人才得以在荒年活下来,如今的庄子里无不对老夫人感恩戴德,家家都供了长生牌,每日都为老夫人祈福哩。”

  “若论家境。”

  “如今的下川,那可是十里八乡的姑娘都想嫁来的好地方,不仅家家有余粮,还时常组织猎户进山打猎,逢年过节都能吃上肉呢。”

  “这都是老夫人的恩泽啊。”

  常升意外的瞥了这个里长一眼。

  没看出来,这还是个知恩的人。

  “如今庄里有多少户,多少人?”

  “目前落户的匠人近八百余,家中的老小大多还未迁来,共只有千五百左右,连带庄子里的六百户,共计五千人上下,这两年若是婚配,还会加上约莫二百人。”

  对庄子里的农户,里长显然是下了功夫的。

  不仅是人数,连适龄男女的数目都是有准的。

  望着下方的匠户,常升又问道:“若让庄子供养着这些匠户,粮食可够?”

  里长的面色顿时一垮。

  掐着手指算了半晌道:“除去每岁的税赋和上交府里的部分,每家的存量大约可以多养活两口人。”

  “如今这些人将将可以养的活。”

  “再多……”

  再多,显然就要府里出力了。

  常升回头问道:“管家,府里的陈粮有多少?”

  “少爷,除去今年的新粮,府里的存粮大约够一千人吃上一年的。”

  “放着也是放着,那便调来备用吧。”

  “是。”

  对常升的安排,管家自然没有意见。

  即便好汉楼和夫人坊的份子都暂且按下不提,如今的水塔和保健一条龙的改造都让府里日进斗金了。

  这点粮食算什么。

  常升拍了拍里长的肩膀道:“从今年起,如若有流民,只要吃饱了之后还能干活的,就往庄子里收吧。”

  “平日里有闲便读点书。”

  “如若哪天下川由乡升作下县。”

  “说不得你这个里长将来还能混个知县做做。”

  请收藏:https://m.bqg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