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8章 大明城管大队_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词用在朱标的身上绝对是个褒义词。

  但他确实得和朱标好好掰扯掰扯。

  于是乎,常升特地给朱标也倒了杯茶,笑到:“姐夫的意思我明白了,此番下苏州府,有幸与宋师共事,他也曾规劝我走正道,行正事。”

  “我也能领会宋师对我的一片好心。”

  “只可惜,我选择死性不改。”

  “姐夫可知为何?”

  朱标面色稍霁,抬眼问到:“为何?”

  “因为省事,因为省时。”

  常升一句一顿,脸上虽有微笑,深情却格外认真。

  “就如我听闻姐夫曾多次阻拦叔伯早一刀切,对胡惟庸朋党实施株连一般;叔伯的简单粗暴,我的阴谋算计,在姐夫眼里应当都算不得煌煌正道。”

  朱标喝着茶汤。

  并没有回答常升的话。

  从始至终,他都不是老朱的影子,更不会全然接受常升的理念。

  他有自己的认知和想法,不会被任何人轻易左右。

  “可是,什么是正道?”

  “谁定义的正道?”

  看朱标不搭话,常升又自顾自的猜测道:“按宋师的教导,姐夫的理解应该是为君者当习尧舜,就算要诛逆臣,也不应将所有人一棍子打死。”

  “可在我看来。”

  “若是尧舜坐在叔伯的位置上,对胡惟庸之流的屠刀只怕还要落得更狠。”

  “休得胡言。”

  朱标深受儒学影响,按耐不住的反驳了一句。

  常升笑着反问到:“按照文人对于尧舜二圣的称颂,姐夫觉得,尧舜会弃嗷嗷待哺的万民于不顾,而对臣子的忠奸斤斤计较吗?”

  “这…”

  朱标一时真不知道该怎么辩驳了。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滥用武力和特权就意味着皇帝的失职与失败,但对于叔伯而言,我认为这是乱世用重典。”

  “他没有精力去和朝廷上的臣子们勾心斗角。”

  “所以他干脆杀出个朗朗乾坤。”

  “只留下一批忠诚可用的臣子给姐夫施恩,让姐夫彰显仁德。”

  “而对于我而言,朝廷如今的乱局就像是机会。”

  “赶超盛世的机会。”

  看着常升的眼眸中都仿佛都在绽放着微光,朱标也不由侧耳,认真的倾听常升的想法。

  “就拿试科举作比。”

  “如若朝廷要正式重开科举,需要多少提前准备,平复北方动乱,重新整肃吏治,开设驿站,休整道路,耗费人礼物力无数。”

  “大约五年之后,才可以向朝廷输送人才。”

  “不仅不能确定他们的才能高低,还可能因为南北两地学风的差异,致使招录人才比例的失衡,导致南北方官员的党争。”

  “而这五年的差异,足够太子殿下招募多少人才,实施多少新政良政?”

  “这是正道吗?”

  “替太子殿下扬名了吗?”

  “为朝廷排忧解难了吗?”

  “虽然作为一项临时的政策,它之后必然被正规的科举所取代,可它的功劳难道就要被磨灭吗?”

  朱标说不过常升,却态度分明的说到:“可试科举和那些泼皮怎能一概而论。”

  “那道衍大师在苏州府办的那些事又怎么说?”

  此话一出,满堂皆寂。

  朱标错愕的看着常升。

  却看到了常升一脸不以为然的神态。

  良久,朱标才无奈的长叹了一声:“你毕竟是我妻弟,雄英的舅舅,宋师也与我来了信,称赞了你的才华。”

  “我实不想看你在这些阴谋诡计中越陷越深。”

  “还与这些下九流牵扯上。”

  常升听的有些意外,哑然一笑到:“这不还有姐夫你吗?”

  请收藏:https://m.bqg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