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1章 廖权:先收点利息_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翌日清晨。

  当常升再次与张同知坐上马车,在城门初开之际回到苏州府后便各自分开。

  常升得回去找道衍聊聊。

  借锦衣卫的渠道,把苏州府里的走私事件的来龙去脉给老朱报上去。

  要是换做正式的奏书。

  指不定还未走出苏州府就被人截下了。

  而张同知自然得快马加鞭的赶回苏州府衙,把昨晚倭寇夜袭,廖权误放他们过关,自知理亏,却想借由两个倭商大作文章,想要将走私盐铁之事坐实在苏州府内某个巨富家的头上,借机抄家,筹措银两给常升封口的事情,给李亨交代清楚。

  只要稳住了李亨。

  只要李亨不想因为廖权作乱而牵连他丢掉官帽。

  他就必须配合廖权的强势镇压,以走私的名目将船坊的事盖过去。

  而在两架马车进城之后,廖权的一艘兵船很快就逆流而上,停在了苏州府的水路码头处。

  因为外形与船坊的舟船一般无二。

  守码头的城卫还以为是定期来修缮的船只,还热情的和刚从兵船上下来的五十名士卒打了个招呼。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以水路码头为突破口,水师营寨的士兵迅速的进入了苏州府,登上城墙,并迅速接管了城防。

  致使苏州府的城门才打开不过一刻,竟再次缓缓关闭了。

  就在苏州府的城防被彻底接管的时刻,紧接而来的几艘大兵船,更是将近两千人的兵力通过水路送进了苏州府中。

  有张同知作为内应带路。

  不仅是城防,就连苏州府里,和那些出资建造船房的高门大户牵扯的商户中哪家最富也摸了一干净。

  当见到苏州府里来了军队,

  早起的百姓一个个都折返回了家中,紧闭门窗,生怕被牵扯上。

  军队整齐的脚步声。

  也很快传遍了坊市,通过悠悠众口,慢慢传到了整个苏州府中。

  很快。

  当水师的军队停在了一户奢华的庄园前,

  这就是苏州府这两年里,风头最劲的一户盐商了。

  明朝的贩盐制度采用开中法。

  是一种为了鼓励商人运输粮食到边塞,实行的以粮食换取盐引,给予商人贩卖食盐资格的制度。

  商人将粮食运往政府指定的边塞地区,用粮食换取盐引,然后去政府指定的盐场换取食盐,再运往政府指定的地方进行销售。

  一来给边关提供了粮食。

  二来也促进食盐的商品贸易。

  但因为漫长的周期,使得商人需要投入的成本较多,因此,很多成本少的商人无力参与贩盐,只有富人才能够长期投入经营,这也导致了食盐经营的不平衡和垄断现象滋生。

  眼前的霍府,无疑是开中法中贩盐的受益者。

  虽说其大概只是被那些隐藏在幕后的走私商贩推出来的标靶,但称其一句富的流油,是绝对不为过的。

  当水师的兵卒对整个霍府形成了合围。

  随着廖权

  请收藏:https://m.bqg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