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章 侯景的建议真绝_燕藏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侯景的建议,居然是去打马贼!

  按照贺六浑的观点,蠕蠕人几乎都是马贼。一旦活不下去或者寒冬缺衣少食,就会自然来到六镇抢劫。人们骨子里都是有不劳而获的天然的犯罪因子,只是越来越文明,就越来越压抑控制自己的欲望了。

  两国交界处的西北,出马贼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越是三管三不管的地方,就越容易出现不合常规的东西。就像现代著名的金三角,那就是典型的交界处。

  尤其是在混乱的年代,没有比马贼更能体现出弱肉强食的感觉了。在边疆六镇的辖区的确存在大大小小的几十支马贼队伍,多的数百人,连镇将都不会轻易去碰。少的也有一百,几十个人,甚至十几个人的。游牧民族中的很多人,白天可能牧马,晚上可能就是马贼。地广人稀的地方,做什么都随心所欲了。

  据说,后赵皇帝石勒是中国历史上从奴隶到马贼再到皇帝第一人。石勒为羯族人,2o余岁时被卖到山东做耕奴,后又被乱军掳走。为求生路,石勒召集众人为盗,号称“十八骑”。当时晋室内乱,成都王司马颖部将刘渊和公师藩相继起兵,石勒先后投靠了公师藩、刘渊。石勒驰骋疆场,在乱世中扩大了自己的地盘和影响力。公元33o年9月,石勒正式即皇帝,以襄国为都城,史称后赵。

  所以说,在乱世,血统、出身并不是成功的唯一凭借,出身微贱的人只要有雄心壮志,辅以坚忍意志,深思熟虑,就有成功的可能。

  有这样的榜样,你觉得北方马贼会少吗?

  贺六浑知道这个石勒,是因为黄瓜。据说身为羯族人的石勒登基为帝,对人们将羯族人称为胡人大为恼火。他规定,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一律严禁出现“胡”字。有一次,石勒召见地方官员,襄国郡守樊坦也来了。召见之后,是例行的“御赐午膳”。石勒指着一盘胡瓜问樊坦:“卿知此物何名?”

  樊坦知道这是石勒在故意问他,便恭恭敬敬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石勒听后,满意地笑了。自此以后,胡瓜就被称为“黄瓜”,在朝野之中传开了。

  本朝统一北方之后,大量的少数民族迁入北方内地。但是有很多匈奴、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的后人在边疆游荡,就连一些鲜卑人也会加入其中,成为马贼。目前怀朔镇辖区活跃的有几十批马贼,五花八门,个性鲜明。有叫“滚天雷”、“杀破狼”、“天边好”、“老+胡子”、“混天球”。还有的很另类,例如“夜猫张”、席仁义、“二张飞”、荣三点、白三阎王,不一而足。

  其中有几支比较出名的,举两个例子:一个以大青山为根据地,叫杀破狼。这一支比较聪明,有点劫富济贫的名声。人数估计

  请收藏:https://m.bqg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