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2章:逆流而上_华娱之白金年代刘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况玉明说着,把报纸递给陶红。

  陶红接过那张报纸上的票房统计表,仔细看了看。

  说实话,差异有点大,南北两地的票房完全可以说是两极分化,广岽GX那边的电影票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广岽稍微好点,GX真的就是惨不忍睹了,当然,京城、SH依然是票房的两大聚集地,这两座城市产出的票房几乎快要占到总票房的五分之三,最出乎预料的则是《生活秀》原著故事发生地——武汉,武汉这座城市的观众,居然为电影贡献了接近6万的票房。

  林晓光在陶红身边,也盯着报纸看了好一会儿,直到后者回过神,他才移开双眼。

  “我觉得下一站应该去武汉!”

  陶红终于放下手上的票房统计表,脸上带着倔强的微笑,看了看在场的几个人。

  “我支持小红,我也觉得我们应该去武汉宣传,《生活秀》说的是在武汉的故事,我敢肯定,武汉的观众会喜欢上我们这部电影。”

  况玉明看到陶红笑了,他也跟着笑了起来。

  沉默许久的林晓光也突然说道:“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去ZQ路演几场,我想大家应该都很清楚,虽然咱们这部戏说的是武汉的故事,可我们取景的地方主要是在ZQ的厚慈街,以及嘉陵江索道、长江索道、江北城等等,对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好像还有解放碑、ZQ工商大学翠林宾馆那些地方。”

  听了林晓光的建议,陶红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晓光说的对,咱们这部电影展现出来的,更多的是ZQ当地的风土人情,我认为可以考虑去ZQ路演。”

  于是,《生活秀》的一群主创围绕着路演的城市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只是,无论下一站在哪里,林晓光都没办法跟随大部队再去战斗了。

  没办法,苏州那边的剧组催得紧,《生活秀》的路演活动,林晓光只能到此为止,除非陶红他们会去苏州,或许他还能抽空去捧一捧场。

  会议结束,《生活秀》的一干主创人员也相继离开。

  临时会议室里,只剩下陶红和林晓光姐弟二人。

  没有其他人在场,林晓光说话也随意许多,他还主动安慰陶红,让她别太在意票房,拍文艺片就是这样,没票房,费力不讨好,以后应该顺应潮流,多拍一些商业片。

  没想到,陶红却耿耿于怀地说:“我就不信这个邪,为什么文艺片不能做好并且赚钱?国外可以,为什么我们不行?难道真的因为我们的观众就喜欢爆米花类的合家欢电影?”

  林晓光一头黑线,忙安抚道:“姐,您别激动,先听我说,咱们现在的电影市场还不成熟,观众也不是欣赏不来《生活秀》这类影片,而是目前的观影环境决定大部分观众去电影院看电影是要享受,享受电影院带来的视觉、听觉上的冲击……”

  “而文艺片呢,更适合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在可以看到窗外景色的环境下,或者最好在一个下雨天,泡一杯茶或者咖啡,慢慢看,慢慢品味。”

  其实,林晓光的说法太过片面,市场制度不成熟是一个严峻问题,而国内观众的电影审美也确实相当低,这样的状况,就算再过十年,甚至二十年,也依然很难改变。

  第二天,林晓光离开SH之后,《生活秀》的路演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生活秀》的路演,是导演霍建起第一次为自己的影片做如此大规模推广,他一共跑了全国10座城市。

  频繁的路演活动,让年过不惑的霍建起累得够呛,当然了,最拼命的还是陶红,光她一人就足足跑了15个城市,每座城市大概跑了有3—5个影院。

  幸好,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主创人员一个月的不懈努力,《生活秀》在国内的总票房成绩最终突破了256万。

  Ps。感谢小伙伴“还没想好?”的打赏和盖楼支持,谢谢您,也谢谢每一位投票支持的朋友。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请收藏:https://m.bqg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