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8章:商业or艺术_华娱之白金年代刘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少,你说,咱俩同样是演员,这人跟人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林晓光笑着打趣道。

  陶红安慰说:“晓光,别心急呀,慢慢来,你还年轻,把戏拍好了,以后自然会有观众欣赏你喜欢你,不瞒你说,我都拍了有十多年戏了,总共也才收过几回粉丝送的礼物。”

  林晓光笑了笑,坦然道:“陶红姐,你说的我都明白,我就是闲着无聊跟你吐槽吐槽,开个玩笑罢了,没真的心里不平衡。”

  听林晓光这么说,陶红欣慰地点了点头:“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

  “对了晓光,你在咱们《生活秀》这部电影的戏份也快杀青了,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林晓光想了想,叹息道:“没有呢,还没问过我的经纪人下一步的打算,你哩?拍完《生活秀》,不会又要马上去下个剧组报道了吧?”

  “哪能啊?我可是《生活秀》的监制兼女一号,这部电影拍完,我到时候还得跟组四处跑宣传,你也知道,我为了拍这部电影,可是下了身家重本的,这电影票房要是太差,那我可就亏大发了。”

  陶红所言非虚,作为《生活秀》的监制,她从99年初看到原著小说,再到拉电影公司资金,攒剧组,足足花了她近两年的时间。

  即便如此,预算仍然不太宽裕,陶红又自掏腰包贴补了一部分,才勉强够建组的。

  该片的性质,属于小众文艺片,但文艺片的题材,也并非真的没有受众。

  其实,早在1998年,霍建起执导的那部《那山那人那狗》,就是一部百分之百纯种文艺片,在片中,他大胆地启用了当时还是中央戏剧学院大二学生的刘烨和陈好。

  尽管该片在放映后,反响一直不错,但是因为发行不利,在国内只卖出一个拷贝,票房自然不好。

  所幸这部电影被RB片商买进放映,在RB引起强烈反响,霍建起及其他主创还受邀参加当地的首映式,在RB发行方赚了10亿日元;美国的一家发行机构也引进了这部电影,在艺术院线放映了半年,票房很好;随后,欧洲一些国家也购买了《那山那人那狗》的播映版权;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播映后票房也很好,光台湾一地,就赚了450万台币。

  该片不仅在外国的票房热卖,还在国内外的多个电影节上获得荣誉或奖项。

  也是基于《那山那人那狗》在票房、奖项两个方面获得了成功,再加上对于电影的热爱,陶红百才敢破釜沉舟投资《生活秀》这部电影,还启用了霍建起作为这部戏的导演,她的想法其实很现实,也很简单粗暴,这电影就算挣不了大钱,有霍建起这个“金字招牌”保驾护航,估计也不亏太多,哪怕就算真的是亏了,说不定还能捞个奖项什么的镀镀金。

  陶红没隐瞒这些情况,实话实说,然后也对林晓光的片酬表示了歉意,因为剧组资金有限,林晓光接部戏时,真的没有拿到多少片酬,前前后后,他在剧组待了三两个月,也就象征性地领个五万块钱,除掉影视公司的提成,最终到手的也就三万来块。

  其实,片酬这种东西,也分跟谁比了,若是内地的新人演员,妥妥的算中下水准。

  若是香港么,先甭提那些身价几百上千万的演技大咖,光是新冒出头的小明星们,哪还有三万的片酬,导演根本张不开嘴。

  林晓光自己倒没什么,三万块钱啊,虽然不多,也不是真的没有赚钱,最重要的是,他喜欢拍戏,也热爱电影。

  Ps.感谢书友“指间青丝斩清风”的打赏鼓励,感谢各位小伙伴的打赏、推荐、留言支持,谢谢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请收藏:https://m.bqg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