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4章 百姓说的有道理啊_贞观清闲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肯定不能说的。

  柴邵和孔颖达不懂李宽是什么意思。

  但于志宁此时已经反应过来,眼前一亮,惊讶的看着李宽:“楚王殿下的意思是说,冬天之前,我们已经给草原输送了一笔资源赞助。”

  李宽点点头,没错。

  其他人不懂,但于志宁兴奋的开口解释道:“我们肯定突厥人劫掠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生活不下去了。”

  “可楚王刚才已经说了,他收购羊毛已经给草原输送了一笔财富,而突厥人也不傻,也会尽快把钱换成各种资源。”

  “而这只是楚王一家,除了楚王,我还知道其他家也和草原有生意往来。”

  “比如孔家的药材生意。”

  于志宁瞥一眼孔颖达,没错,就是你家,大唐壮阳药的最大出货商。

  柴邵和梁洛仁也诡异的看向孔颖达,并不说话。

  李宽不懂柴邵和梁洛仁的诡异眼神是什么意思。

  于志宁感谢的看一眼李宽,对着其他人开口道:“稍后我去查一下朔方的货物进出口数量,估算一下草原储备了多少来自大唐的物资,如果足够的话,我们今年就可以先以朔方民生为主。”

  说到这,柴邵和梁洛仁、孔颖达都松口气。

  他们三人是真不希望打仗啊,他们三的任务都不好弄。

  不过,于志宁并没有解散会议,而是看向李宽。

  “楚王殿下,你卖的铁炉和煤,能不能便宜一些。”

  额,听到这个问题,李宽有点尴尬,但他还是果断的开口:“不能便宜,我已经给了朔方最便宜的价格。”

  “甚至于,钢铁厂的工人,我都是一家发一个炉子,给内部煤炭价。”

  李宽表示自己真的尽力了。

  他的煤矿,为了卖煤便宜,都已经开始想方设法的降低成本了。

  给钢铁厂,学堂的家庭内部价格,让朔方百姓可以通过这些家庭去进行购买,这样李宽可以省下物流运输,朔方百姓可以享受到低价煤。

  李宽表示自己已经很够意思了,从做人到做事。

  于志宁也知道李宽做事很够意思,但朔方百姓中还是有穷鬼,他不能看着他们冻死啊。

  这一年来,于志宁已经狠狠的努力拉动朔方经济发展,开办工厂,建设新兴企业,鼓励,强迫百姓去打工赚钱。

  李宽犹豫一下,小声道:“于刺史,你有没有想过,是那些百姓不愿意花钱买煤。”

  于志宁被这话说的愣住了,什么鬼。

  李宽真心觉得朔方百姓不穷了。

  朔方钢铁厂养了两千个员工,这就代表着带动了两千户家庭的就业问题。

  朔方煤矿养的员工也有一千人,这也是一千户家庭就业。

  这两个工厂开启的时间不短了,都有半年的时间,钢铁厂员工工资最少的是五百文,也就是说每户家庭最少都有三千六百文的额外收入。

  百姓家里通常都是大通铺,一个房间烧一个炉子就够了。

  李宽的煤炭卖的并不贵,三千文的煤炭,足够百姓过冬的了。

  李宽表示自己都是算好的。

  于志宁被李宽的问题弄楞,难道还有人准备大冬天冻着,这不可能,肯定是你李宽的煤价太高,百姓买不起。

  李宽叹口气,无奈的解释道:“朔方钢铁厂的员工家里只有一半买煤了,剩下的一半,他们都是帮人代购,赚取一部分差价。”

  “我调查过,那些百姓的想法很简单,大炕一烧,不上班的把被子一盖,啥事没有,冻不死人。”

  “有钱,多买两套新衣服,还能多穿几年,买点煤,烧完了,明年还得买,浪费。”

  李宽说的都是实话,都是他亲自调研出来的结果。

  于志宁都被说的愣住,他觉得百姓说的有点道理啊。

  买煤,一烧就完了,来年还得买,买衣服,可以穿好几年,哪个值?

  请收藏:https://m.bqg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