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章败亡是必然的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谦卑小国自称而大会诸侯,这正符合中原各国的文化。吴王夫差说:“好帽子拿来!”孔子却说:“夫差连帽子的等级都不分就想要戴帽子,真是口出狂言!”

  孔子作为中国儒家传统的代表,他的话真切地说明了吴国不被中原文化所认同的处境。吴国一直以来所争取的入主中原,也就是为了获得中原文化的认同。虽然在春秋后期,吴国与中原各国的联系加强,在文化上也逐渐趋同,但是自认为出自正统的中原各国在忌惮吴国崛起的军事势力的同时,在文化上对吴国仍然存有深深鄙夷。孔子的一番话足见此中真意,而吴国称霸的黄池会盟也不尽如吴国之意。

  吴国为了在黄池会盟中称霸,带去了几万精兵参加会盟。吴王夫差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就是一定要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黄池称霸。吴王夫差应该也能料想到中原各诸侯国对吴国所存在的这种文化上的蔑视,因而不得不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以消除各国诸侯对自己的非议。可是,吴国不得不要面对春秋时期的老大强国晋国的挑战。虽然此时的晋国已不如从前,三家分晋的形势已成定局,但尚未分裂的晋国其经济、军事实力都依然是诸侯中的老大,同时晋国还继承着中原地区的正统文化,要想撼动晋国的地位实非易事。

  在黄池会盟上,晋国便是吴国称霸的主要竞争对手。吴国先是与晋国比起了家世,《左传》中记载说:“秋,七月辛丑盟,吴、晋争先。吴人曰:‘于周室,我为长。’晋人曰:‘于姬姓,我为伯。’”吴国人的先祖是周太王的嫡长子太伯,因而吴人说:“在周室之中,我们为长。”但是晋国人也不甘示弱,凭借晋国一直以来的大国地位及传承了中原正统的姬姓文化,所以晋国人说:“在姬姓诸国中,我就是大哥!”因而吴、晋之间争持不下。

  吴王夫差随后听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越国突然袭击吴国,杀死了夫差的儿子还放火烧了姑苏城。吴王夫差为了封锁这个消息,把知道此事的亲信都杀了。吴王夫差为了尽快完结黄池会盟,便接受了王孙雒的建议,再次以武力威慑晋国。晋国害怕吴国恃武而斗,几乎是默认了吴国的称霸行为,在歃血的时候让吴王夫差为先。吴王夫差终于在与中原诸侯的会盟中争得了霸主的地位,但是自此以后吴国也急转直落,不久就被越国所灭。

  虽然吴国在黄池称霸,但在文化上中原诸国仍对吴国存在偏见,这也就是为什么史书中对此次会盟都只是寥寥几笔的轻描淡写。由此可见,黄池之会不仅是吴国的称霸行为,更是一次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在越国突袭吴国之前,有一个人就早已经发现了端倪。

  吴王夫差战胜越王

  请收藏:https://m.bqg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