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章晋国的再度兴衰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卫、邾等国会盟,提出了统一各国朝觐享聘的礼金的标准的要求,要求各国诸侯的大夫听从命令。而参加会盟的郑简公为了表示对晋国的忠心,将蔡国俘虏当众献给悼公,并亲自表示此后唯晋国是从。邢丘会盟,服膺郑国,这成为晋悼公成就霸业的标志。

  但是,到了这一年的冬天,楚国为了报复郑国侵犯蔡归晋之罪,发兵攻打郑国。在楚国大军压境的情况下,郑国统治者内部又发生分歧:大夫子驷(公子騑)、子国(公子发)、子耳(公孙辄)要求归顺楚国,子孔(公子嘉)、子蹻(公孙虿)、子展(公孙舍之)则建议等待晋国援军,仍然坚持归附晋国。最后,郑国内部降楚派占据了上风,郑国最终又皈依了楚国。

  于是第二年,晋悼公准备伐郑,并召集宋、卫、曹、莒、邾齐等国联合发兵。不久,诸侯的联军包围了郑国都城,郑国非常害怕,于是又派人向悼公求和。而此时,晋国君臣内部的观点也产生了分歧,荀偃主张包围郑国同楚国决战,认为只有彻底击败楚国后才能让郑国诚心归附;而知罃则认为,两强相争,极有可能双方都遭到削弱,因而不主张同楚国力敌,并为悼公制定了“疲楚”之法,从郑国退兵,诱使楚国攻打晋国,晋国则将上、中、下、新四军分为三部分,再加上诸侯的军队,使其轮番进攻楚军,楚军远道而来,本就疲惫不堪,粮食辎重也无法及时补充,再加上与晋国三军以及诸侯军队轮番作战,肯定难以长久支撑。

  晋悼公听取了知罃的意

  (本章未完,请翻页)

  见,从郑国撤兵,稍后在戏与诸侯及郑会盟。但是,在这次盟会上,郑简公没有全部答应晋国的要求,因而不久之后晋国又率领诸侯军队围攻郑国。而楚国因为郑国参与了晋的盟会,以为其与晋结盟,于是也发兵攻打郑国。郑国处于两个大国的夹击之下,狼狈不堪,最后又向楚求和,双方在郑国的都城中盟誓罢兵。

  晋悼公在此次与楚争夺郑国的过程中失利后,并下令暂时息兵,回国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他听从大臣魏绛的建议,将府库中积攒多年的粮食布匹都拿出来贩售给百姓,不久又命令士族公卿也将自己积聚的货物粮食贷给百姓,同时带头提倡节俭之风,削减公室用度。一年之后,晋国国力大增,国内经济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而此时,郑国因为受命于楚,多年之来充当楚的先锋连续对外作战而疲敝不堪,导致民众最终发生了暴动。暴动的百姓将公子腓、公子发、公孙辄都杀死,国君郑简公也被劫持。后来,大夫子产设法平定了叛乱,改由公子嘉执掌国政。

  晋悼公趁郑国祸乱,再次召集诸侯军队围攻郑国。悼公听取了鲁国的仲孙蔑

  请收藏:https://m.bqg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