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1章“黑虎掏心”之计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水从中而过。其具体地址在今湖北宜昌东南),并横江架起了浮桥和塔楼,立攒柱堵住水道,安营扎寨以阻挡汉军的进攻。

  此一役,公孙述大军初次崭露头角,让刘秀大军尝到了苦头。虽然他们进军荆州的计划却没有实现,但是却依靠荆门建立了坚固而险阻的荆门山防线,成为了西蜀南部的屏障,为以后夺取荆州等地提供了平台。此次蜀中军队之所以没有能够迅速的夺取荆州,就是因为当他们攻克荆门之后,刘秀大将岑彭率军前来,意图夺回荆门,公孙述的蜀中军队由于实力有限,只能自保,总算在敌军的多次进攻之下,守住了荆门。

  从建武九年(公元33年)到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刘秀一直在训练自己的水军,前番多次进攻荆门失败,都是因为水军上敌不过蜀中军队。经过两年的训练,汉军水兵人人磨刀霍霍,士气大胜,准备在接下来对蜀中的进军中,实现自己的功名大业。这些年,蜀中也没有闲着,势力不断壮大,刘秀在彻底地稳固后方之后,终于觉察到时机已经成熟,便决意对蜀中用兵,实现一统天下的宏图伟业。

  其中,任命大将岑彭和来歙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大举伐蜀。北部可以凭借汉中、西凉、陇右等地的地形优势,只要能够突破川蜀的关卡,就能够长驱直入,直达蜀中首府益州。

  经过前番几次攻伐荆门蜀中军队的失败,岑彭也从中总结以往的一些教训,开始进攻荆门。关于这一战,历史上曾被重点描述,当时公孙述的军队在三峡下游架一座横贯长江并有军事塔楼的浮桥,浮桥与长江两岸的要塞相连。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四月末,汉的水师开始对荆门发起进攻,并借东风之助逆流而上驶向浮桥。汉军战船上面早就布置了巨大的火炬,本来蜀中军以为自己这一战应该是胜券在握的,岂料敌人竟然一者借风,二者借火,将浮桥迅速点燃,浮桥着火倒坍,溺死者数千人,蜀中军队沿江两岸的军事要塞变成孤立无援、首尾难顾的所在,猝不及防之下,蜀中军队顿时乱了手脚。汉军终于一鼓作气,打通了由荆门入蜀中的水路。然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蜀中军队边打边退,更是在一路上尽力毁去为了东征而修筑的道路。

  公孙述哪里料到,昔日为了成就统一天下的皇图霸业所修建的道路,此刻竟然成了汉军灭亡自己的捷径。幸好蜀中军队在守卫之上很有经验,才堪堪延缓了汉军的进攻。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蜀中军队和汉军出于胶着状态之时,汉军早就着手准备的杀手锏发挥了效用。早在进攻荆门之前,汉军就了解到,川蜀将领之中,王政与大司徒任满素有嫌隙,而且王政此人也是颇有见识之人,

  请收藏:https://m.bqg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