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4章西汉废帝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是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的昌邑王就被废黜了。

  他也是汉朝历史上唯一没有帝号的皇帝。

  后世统称其为汉废帝!

  昌邑王既然被废黜,皇位又空了出来。忠心辅政的霍光,日夜为此焦急不安。光禄大夫丙吉上书给霍光,推荐寄存在民间的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刘病已,后改名为刘询,字次卿。戾太子(刘据)孙,史皇孙刘进子。出生数月,即逢刘据巫蛊事件。刘询被祖母史家所收养,一直居住在民间。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昌邑王被废后,大臣中有人进言说,皇曾孙刘询有德有才,可接回宫中继承皇位。霍光亦对刘询做了一段时间的考察,发现此人心怀仁慈、志向远大,遂携同大臣将他从民间迎入宫中,先封为阳武侯,将此事禀报皇太后,接着就把刘询接回宫中,拥立为皇帝,他就是有名的贤君汉宣帝。汉宣帝于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七月即位,时年十八岁,第二年改年号为本始。

  被废的刘贺,此后的生活可谓潦倒不堪,霍光新拥立的汉宣帝刘询,在即位之后,心底到底有些忌惮,他害怕刘贺会不甘心,进而产生反叛的心思。

  于是,刘询在即位的第二年就让山阳太守张敞专门监察刘贺,此刻刘贺已经被软禁,张敞发现,刘贺终日沉迷酒色,早已经变得毫无斗志。刘询知道刘贺从此难以成为自己的敌手,遂生出恻隐之心,没有伤害他的性命,而是打发刘贺回到山东昌邑国,过着被监视的日子。而刘贺带去长安的两百多个官员除了三个正直的人,其他的都被斩首。

  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为防止刘贺死灰复燃,宣帝遂下诏给山阳太守张敞道:“谨备盗贼,察往来宾客。毋下所赐书。”

  第二年,刘贺被贬斥为海昏侯,封地就在江西省永修县一带。此时,他已经被解除了软禁,但皇帝和霍光却依然对其进行着秘密监督。一次,扬州刺史“柯”就上报朝廷一件事情:刘贺与一个叫孙万世的人交往。

  孙万世问刘贺:“在被废除皇位前,君为什么不坚守内宫,关闭宫门,斩杀霍光,却听凭他们夺取皇位玺绶呢?”

  刘贺说:“是啊,当时太年幼,真是大大的失策啊。”孙万世又希望刘贺做豫章王,绝不要一直做这么普通的海昏侯。刘贺说:“道理是如此,但是这话不宜说啊。”

  刘询因此震怒,下令查办刘贺,其实刘询已经看出,刘贺只是说说而已,根本没有实力反对自己的统治,遂只削减了其封地的人口和赋税。四年之后,刘贺在愤慨中死去,终年三十四岁。

  霍光拥立了宣帝刘询,更力保其帝位,为朝廷鞠躬尽瘁。宣帝即位后,为了表彰霍光的拥立之功,对其大为嘉奖。此后,霍光便忠心耿耿地辅佐年轻的宣帝,为其献计纳策,以求君主圣明。汉宣帝在他的辅佐下,继续遵照“与民休息”的方针来制定政策,处理国事,使西汉王朝再次兴盛,史称“昭宣中兴”。这段时期西汉王朝能够再次兴盛与重臣霍光二十多年的忠君辅政不无关系。霍光对汉室忠心赤胆,且知人善任,做事果断,是个颇具智慧的谋略家。他上任后调整了武帝末年赋税无度的政策,与民休息,缓和了朝廷与百姓的矛盾,所以汉代的经济出现了又一个发展时期。

  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霍光病逝。汉宣帝和皇太后为感念其为汉室立下的汗马功劳以极其隆重的礼仪亲自为霍光主持丧礼。死后的霍光被埋葬在茂陵汉武帝陵墓的旁边,这正体现了汉室对这位忠心辅政安定社稷的重臣的尊崇。

  霍光已经死去,但他身后却留下了一个足以颠覆朝野的家族。

  请收藏:https://m.bqg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