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章楚虽三户,亡秦必楚!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结果是,楚军被秦军杀得大败,反而被秦军夺去了六百里国土。楚怀王不甘心失败,又派兵攻秦,结果再次战败。

  此后,楚怀王一会儿与秦国结盟,一会儿与诸侯结盟,反复无常,唯利是图,不仅得罪了秦,而且得罪了其他诸侯。因此,说“楚最无罪”纯属夸张至极。

  第二,要说一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话是楚国贵族楚南公在楚国灭亡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后说的。关于这句话的解释,其他都好说,唯独“三户”二字,在史学界自古就有争论。有人说,这个“三户”指的是楚国三大名门望族——昭家、屈家、景家。也有人说,“三户”是楚国的三户津这个地方。还有人说,“三户”是虚指,意思就是“只要楚国人没死绝,就一定能灭亡秦国”。

  综合比较而言,按地名说解释这句话,文理不通。显然地名说并不正确。而“三族”说则于礼不合,因为这个解释里没包括楚国王族的芈姓。作为自豪的楚国人,这未免太瞧不起自己的王了。因此,第三种说法是最合情理的。

  当然,楚南公到底是什么意思,已经没办法知道了,今人只能猜测。

  再说老范增一厢情愿地说大家投奔项梁都是为了能拥立楚王后裔,倒是一语点醒梦中人。项梁想称王,但是他一旦自己称王而不立楚王后裔,他爹项燕以及列祖列宗挣下的好名声就全毁了,这就等于直接授人以口实。再者,对于楚怀王的遭遇和楚国的灭亡,楚人确实是切齿痛恨,如果请出一个楚王后裔做门面,肯定能赢得楚人的狂热支持。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项梁派出人去,寻找楚怀王的子孙。至此一个放羊娃被从山沟里带了出来。经过知情者的确认,这个放羊娃被确认是楚怀王芈熊槐的孙子,名叫芈熊心。芈熊心很快被接到盱台,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盱眙。为了激起楚人同仇敌忾的情怀,他被要求接受爷爷的谥号,也称楚怀王,史称楚后怀王,后又称为义帝,以盱台为都(今江苏盱眙)。熊心与其祖父谥号相同,以期承袭其威望,“从民所望也”。

  ()

  请收藏:https://m.bqg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