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5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择,最终确定了自己前去投效的方向——秦国。因为他深刻地认识到,当今天下虽然尚且存有七个雄霸一时的国家,但是最终能够一统天下的只有秦国。

  军事上,长平一战过后,赵国便无力和秦国大军争锋;国力上,齐国虽然强盛,却不复当年稷下学宫兴盛之时的繁荣,君王无能,军事颓废,自乐毅攻伐齐国之后,便只能安居一隅,无力争夺天下。

  其他国家更是不值一哂,甚至是自己的师弟韩非所去的韩国,也终免不了败亡的下场,他不知道韩非此去是福是祸,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自己和韩非相生相克,定然不能去一个国家。一山不容二虎,到时候二虎相争必有一伤。

  昔日荀卿也到过秦国,只可惜秦国并没有接受他的政治主张。他很奇怪李斯为何会选择去秦国。李斯回答道:“先生有句名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先生当年到达秦国,秦王之所以没有接受先生的政治主张,无外乎先生的主张并不适合当时的秦国。如今世易时移,加之学生对先生的学术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相信到了秦国,必然能够大展拳脚。师弟韩非曾经说过:纵观天下,四海之内唯独秦国能够成就千古帝王的不拔之基业,虽然七国争雄,其余六国却弱上了不止一筹。今日学生既然学有所成,就必定要抓住机会,与天下间纵横捭阖。”

  说到这里,李斯略微感慨,继续言道:“昔日学生看到两只老鼠,一只蜗居在茅厕之中,吃着肮脏恶臭的人粪,还时刻胆战心惊,害怕被活着的动物发觉;另一只则居住在安逸的粮仓之中,每日锦衣玉食,无人打扰,过着鼠上鼠的生活。这种对比和落差,让学生想到了自己眼下的处境和那些成就功名大业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人之间的差距,人生最耻辱的事情莫过于卑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穷困,学生自然不会甘心一直籍籍无名,碌碌无为,因为学生担心,如果一直卑贱和穷困下去,就必定会遭受别人的冷嘲热讽。处在这种大争之世,我辈既然有满腹的才华,就必须要一展所长,继而名利双收,这才是做读书人应该做的事情,因此,学生要去秦国,以实现自己追名逐利的理想,望祈先生成全。”(《史记·李斯列传》)

  荀卿闻言,没有说什么,只是在他的眼中,明显地露出很复杂的表情,或者是不舍得,或者是不甘心,或者是在担心,李斯此去不知道是福是祸。

  而此刻的李斯,眼里只有功名利禄、辉煌前程,哪里看得到荀卿的良苦用心呢?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李斯兴奋地踏上了去秦国的征程。

  李斯踌躇满志地来到咸阳,本以为自己会有一番奇遇,和当初的范雎、蔡泽等人一样,只要能

  请收藏:https://m.bqg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