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7章一场惊涛骇浪就此酝酿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好的印象,以为其中无信者居多。也正是这个原因,魏冉才会在半路上盘查王稽等人,让范雎对他生出了更大的嫌隙。

  范雎也知道秦国此时的情况,所以对于前途之多艰,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秦国的未来、秦王的命运,就在一次又一次与范雎的失之交臂中不断地浮浮沉沉。

  范雎难以在第一时间得到秦王召见,并受到重用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王稽。

  因为王稽此人,在秦国的地位,相比一般的王公大臣,实在是微不足道,派他出使魏国,足可见秦国对于魏国的轻视程度。王稽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近秦王。

  范雎也知道这个情况,只是他不好意思点破。心中暗想,只要自己想办法走进秦王的视野,只要秦王能够开

  (本章未完,请翻页)

  恩相见,凭借自己的韬略智慧,定然能够让秦王刮目相看。

  正当范雎准备亲自动手、自力更生之时,秦王颁布谕令召见王稽。王稽遂向秦王汇报前去魏国出使的情况,完事之后,见王稽还不肯离开,秦王正自奇怪。王稽遂说道,此次自己出使魏国,虽然在外交上平淡如水,但却并不是没有多少收获。因为这一路过来,他阅人无数,竟然叫他觅得了一个天下奇才,名字叫张禄。只要他能够得到秦国的重用,秦国的国力定然能够蒸蒸日上。

  这一席话并没有多少出彩之处,所以也没有引起秦王的任何兴趣。为了不失掉王稽的面子,秦王遂让他给范雎安排一个住处,有时间自己再去召见他。

  于是,范雎便决意安心等待下去,然而这样的等待过程,竟然在转眼间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

  范雎觉得,当初秦王只是在敷衍王稽,自己这样等下去也是徒劳,只能孤注一掷,用言语激秦王赐见。这一日,范雎求人向秦昭襄王举报家门,说道:“现有魏国张禄先生,如潜龙下凡来到秦国,才华恣肆、思维敏捷、智谋出众,为天下辩士,特地前来朝见秦王,辅佐秦国完成千秋霸业。”

  此外,范雎还进一步称述,其间不乏危言耸听的味道:“秦国势如垒卵,失张禄则危,得张禄则安。”然而天机不可泄露,更不足为外人道也,因此,范雎要说的大部分关键,只可以当面和秦王说,不可以让人代为转达。

  可惜了范雎的一片苦心,因为秦昭襄王的价值观已经形成,对于天下策士辩客,他没有半分信任,只是以为他们都是欺世盗名之辈,因此,任你有千条妙策,他就是不闻不问。就这样,范雎的投效之心,再一次付于流水。和往日一样,范雎继续住在下等客舍,粗茶淡饭,在焦虑烦躁中度日如年,转眼又一年时间过去了。

  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是范雎到达秦国的第二年。这两年时光,范雎虽然都在

  请收藏:https://m.bqg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