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章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美女受到宠幸,郑袖就会被抛弃。

  郑袖越听越怕,手足无措。靳尚建议,就算是为了郑袖的个人利益,郑袖也应该劝楚怀王饶恕张仪一命。只要张仪保住性命,秦国就不会嫁美人给楚王,郑袖的宠幸之位就能保住。

  自此,郑袖天天在楚怀王的耳根为张仪说情。她对楚怀王说,作为臣子都只为主人谋利。尽管张仪伤害了楚国,这是他分内的事而非他的本性,所以欺骗之事不能责怪张仪只能怪秦国。

  郑袖接着说,楚国许诺以黔中之地换张仪,土地还没割给秦国,秦国先送张仪到楚国,可见秦惠王十分敬重楚怀王。既然秦惠王敬重楚怀王,楚怀王应该以礼还礼。如果不能亲自向秦惠王表达敬意,就应该敬重秦惠王的宠臣。如果秦惠王敬重楚怀王,秦国就不会打得楚国无处躲藏。

  然后郑袖又从另一面说道,如果楚怀王杀了秦国的重臣张仪,秦惠王心痛之下一定倾全国之力,大举发兵攻打楚国。

  最后一招就是人身威胁。郑袖威胁楚怀王,如果楚怀王坚持杀张仪,她要先

  (本章未完,请翻页)

  搬到江南去,因为不愿遭受被秦军斩杀,就像杀鱼割肉一样的欺凌。

  爱妾郑袖软硬兼施,在真话、假话、好话、坏话的夹攻下,楚怀王最终断了杀张仪的念头。

  《史记》记载,听了郑袖一番话后,“怀王后悔,赦张仪,厚礼之如故。”就是说,楚怀王后悔囚禁张仪,更后悔曾经想杀张仪。他释放张仪,像以前一样礼遇张仪。

  从牢中出来后,张仪仍是如先前一般的坦然和淡定,并没有显现出死里逃生的欢喜。因为他敢来楚国,就是料到楚怀王杀不了他。

  张仪转危为安,他的同窗却死了,被施以车裂之行,那人就是苏秦。

  战国中后期的战争,都是围绕着两个方面出发,一是强国分化打击弱国,二是弱国联合打击强国。很多时候,秦国就扮演着强国的形象。于是,就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诞生了苏秦、张仪、范雎等一系列风华绝代的合纵连横家。

  苏秦合纵政策主要是游说六国诸侯实行纵向联合,一起对抗强大的秦国,但后来被秦国范雎的远交近攻所打断。而张仪的连横政策则正好相反,他以秦国联合东方各国,打击弱小国家为策。

  合纵连横的本质在于:各个国家为了拉拢盟国与其他国家对抗,而进行的相关外交、军事斗争。合纵的目的在于许多弱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一个强国(秦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连横的目的则在于以一个强国为靠山,再徐图进取其他的弱小国家,强国可以一箭双雕、坐收渔翁之利,也希望能够借此扩充疆界和土地。

  于是,刚刚从内乱中走出来的秦国,正准备休养生息、厉兵秣马,在图取中原,就

  请收藏:https://m.bqg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